当前位置: 首页  公开栏目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蚌埠学院2011-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引言

  为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若干意见》以及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是我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办学环境,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2006-2010年发展规划确立的目标,为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理念基本确立。通过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干部、教师到省内外本科院校学习考察,邀请专家莅校举办讲座,举办干部培训班等,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强化本科教育理念。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分析发展状况,研讨发展路径。先后召开教学、科研、党建等专题工作会议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和“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确定了强力推进“校地、校企、校际、校所”四个方面合作的思路。

  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6500人增长到11970人,其中本科生5487人。本科专业由6个增加到20个,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积极开展迎评促建,顺利通过省学位办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着力推动“质量工程”建设,获得省高校重大教改、特色专业等项目45个。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文化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0余项。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空间不断提高和拓宽,连续三年获得省高校就业先进单位。继续教育稳健发展,电大荣获“全国市级示范性电大”荣誉。

  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坚持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科研提升师资队伍,科研服务经济社会,科研推动事业发展,着力完善科研政策和管理,激励教师参与科研。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4篇,CSSCI收录57篇,出版教材、专著56部,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37项。积极融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10余项,选派科技特派员17人,设立国家发酵工程中心分中心等校内研究机构22个。

  师资队伍逐步充实。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充实与提高并重,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有了较大改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引进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160余名,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92人,另有33人博士在读,新增教授、副教授33人。专任教师由408人增加到616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19.56%上升到52.11%。培养省、市和校级优秀人才34人,68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荣获蚌埠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制订了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优化整合了土地资源。新建了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训练馆、实验楼、学生宿舍、高知公寓等,新校区校舍面积由16.8万m2增长到24.59万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225万元增长到54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由25.3万册增长到63万册,新增维普、万方等数据库10个。投入600余万元用于校园网络建设,建成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等。推进技防体系建设,完成监控系统并网改造,初步实现了校园后勤服务“一卡通”。

  管理机制不断规范。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配置职能,优化管理机构;积极适应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规范了教学、教辅和科研机构;科学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调整改善了人员结构。建立教代会制度,着力推进民主管理。修订完善了156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基本构建了本科院校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管理体制调整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

  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召开首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议,完善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地坚持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制度。完成了基层党组织增补、换届工作,规范了教学系党政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实施“双培”工程,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稳妥的完成干部调整配备工作。坚持抓教育、建制度、强监督、扬正气,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三进”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调动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今后五年或更长时间学校将处在一个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发展时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办出质量、特色和水平提供了保障。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深入实施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加快皖北发展等战略扎实推进,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空前旺盛。安徽省对高校实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等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我校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指明了方向。管理体制调整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为我校提供了在发展平台、经费保障、队伍建设、业务指导、资源配置、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政策保障。

  但是,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我校在建设发展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随着就业状况、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变化,省内外高校、区内外高校之间的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如何办出特色,避免同质化倾向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改革思想,尚未深入到每一个层面,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教师对“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办学定位以及“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内涵理解和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如何落到实处尚需细化;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基本办学条件与合格评估的标准还有差距;师资队伍数量存在结构性短缺,拔尖人才尤其是领军人物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尚未形成,“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我们务必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应对挑战、攻坚克难,有所作为。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把质量特色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具有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工作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质量、改革创新、培育特色、开放合作”的工作方针。

  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重要作用,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注重质量。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统筹质量、规模、成效协调发展,重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监测体系,构建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上来。

  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质量评价和考核制度;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推进后勤运行模式改革,探索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模式。

  培育特色。把培育特色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整体水平的同时,按照“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若干个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合作。把开放合作作为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拓展社会培训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引进国外大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模式。

  (三)发展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顾适量专科教育,适时开展专业硕士教育;

  人才培养定位:按照 “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蚌埠,服务安徽,辐射周边,面向行业企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重点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

  发展目标定位:力争用5年到10年的时间把学校建成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四)发展战略

  学校将实施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2011年到2015年,主要是对照标准、夯实基础。主要任务是围绕教育部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设合格本院校,全面完成专科向本科的转变。

  第二步,从2016年到2020年,主要是突出优势、培育特色。主要任务是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具有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实现一个确保。在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的基础上,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育两个特色。按照“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定位,以地方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建设,培育特色专业;按照“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产学研合作,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深化三项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后勤运行模式改革。

推动四个合作。以贡献求支持,着力推进校地合作;以服务谋发展,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协作促共赢,大力推动校际合作;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寻求校所合作。

  实施五项工程。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学科专业优化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开放合作拓展工程,着力在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

  (五)目标任务

  人才培养。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14000人左右,通过调结构,使本科生和专科生比例达到4:1左右;积极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抓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监控等关键要素的改革与创新。力争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新建8-10门省级精品课程、10-20门校级精品课程;培育4-5个省级教学团队、5-6个校级教学团队;编写15—20部国家、省规划教材,遴选建设50部校级教材;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项左右。科学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和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培育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个。学生参加各类省级以上竞赛获奖200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或超过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学科专业建设。按照“合理布局、夯实基础、增强特色、形成优势”的原则,增设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形成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格局,培育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7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打造2个基础学科专业群,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到2015年,学科门类增加到7个,本科专业数增加到45个左右,专科专业稳定在15个左右。建设8个校级特色专业,建成3-5个省级特色专业和教改示范专业,力争实现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零的突破。

  人才队伍建设。以优化队伍结构、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引进、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为着力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择优、有效激励的用人机制,带动师资、管理等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队伍。到2015年,专兼职教师数达到780人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0%(其中博士不低于10%),30%以上教师具有实践教学经验及应用型专业背景。培养和引进5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教坛新秀、20-30名教授、80-90名博士;培养和选拔20名校级教学名师、30名校级教坛新秀、20名校级学科拔尖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0名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以区域科研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科研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化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突出科研促进教学,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科研工作综合实力。到2015年,力争取得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0项、厅级项目20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160项、校级项目180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编著50部,在SCI、EI检索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在SSCI、A&HCI、CSSCI检索收录期刊发表论文80篇;获得厅级及以上奖励20项,其它比赛获奖300项。

  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四个方面合作,深化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人才服务,实现互利共赢。巩固并扩大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成果,拓展与境外和欧美国家高校的合作。到2015年,力争与3-5所境外国外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

  办学条件。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进行建设和配套,保证教学经费的投入。到2015年,新征土地160亩左右,新增各类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到8000万元,纸质图书资料达到120万册,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信息网络平台。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建立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支撑保障体系。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推进民主办学、依法治校。

大学文化建设。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育人质量为目标,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建设为载体,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弘扬“笃学、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训精神,注重实践积累,努力建设体现历史积淀、时代风貌和区域特色的大学文化。

  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规律,创新内容、方法、途径和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教学系党政联席会议质量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创先争优活动。

  三、战略重点

  (一)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做好合格评估工作。围绕教育部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着力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狠抓薄弱环节整改,实现“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的要求,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实施分类管理、指导和服务,推进按大类培养、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实基础、适口径”的思路,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按照“重应用”的思路,构建多类型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强素质”的思路,构建结合专业特点的素质拓展教育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精选、重组和更新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构筑优质教育平台。以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引领,以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基础,遴选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质量工程”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培育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建立共建、共管的专业教学、学生实训、技术研发、教师培训(锻炼)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综合性产学研基地。建设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初步建成数字化教学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状态自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反馈、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和用人单位反馈评价等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师业绩考核体系与办法,完善教学事故认定、追究、预防机制。组织实施校内教学评估工作,加强办学状态数据库建设,试行年度教学质量状况发布制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健全多渠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文化创新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设立创新实践学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完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探索构建大学生“见习+实习+就业”机制,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的作用。切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选聘与配备、培养与发展、考核与奖惩体系,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二)学科专业优化工程

  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群。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到位、重点突破、分层递进”的建设思路,加大学科资源整合力度,努力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建设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7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和2个基础学科专业群。依托学科专业群,重点扶持具有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优先发展,率先发展,以点带面。启动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力争实现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强化专业建设。坚持“需求导向,稳步发展,优化结构,突出应用,提升内涵,培育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加快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市场需要,融入产业、行业、企业因素,重点培育发展工科专业和应用性专业。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加大投入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打造特色专业。组建若干专业委员会,健全专业评估诊断长效机制,提高专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做好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工作。抓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的机遇,通过与其他大学联合培养、借“点”培养等方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突破。

  (三)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符合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人才遴选、评价与淘汰机制。注重引进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重点培育学科专业所需要的高水平师资。实施“引智”工程,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来校讲学、协作研究,发挥好专家学者在引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作用。注重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依托国家、省级各类人才工程,建立健全校级学科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选拔培养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教职工进修学习管理规定,实行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教学竞赛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达标考核工作。

  培育教学科研团队。按照“项目牵引、培育为主、滚动资助、形成体系”的思路,主动吸收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高校的研究人员加入团队,不断增强科研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以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形成教学团队。

  建设“双能型”队伍。将“双能型”教师列入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教师走到校外接受实践操作培训、专业技能培养、行业资格认证,支持教学单位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教师接受企业的岗位及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吸引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和专门人才进校授课。出台实验实训教师岗位聘任、考核、培训提高的管理办法,提高实验实训教师的业务水平。

  重视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以人格魅力和学识素养教育感染学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学术评价机制,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笃学、自尊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合理统筹人力资源。科学定岗、定编、定责,优化机构设置,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人员比例结构更加符合事业发展需要。灵活运用人事代理、项目聘用等形式,构建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人力资源使用体制。以提升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为抓手,推进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为切入点,提高服务品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四)科研工作提升工程

  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根据现有学科、人才优势,遴选校级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注重整合社会科研资源,积极争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加强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申报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坚持分类管理、重点支持、定期评估,加强科研机构建设管理,引导其开展地方特色专题研究。加强学报建设,积极承办高层次学术会议,设立“教授、博士论坛”和“专家、企业家论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培育标志性成果。在扩大科研项目总量的基础上,突出精品意识,调动学术骨干的积极性,强化高层次人才的责任和作用,下大气力争取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提高科研层次。提高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申报数量和获奖数量,并形成一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创新成果。

  推进产学研合作。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动,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围绕蚌埠市和皖北地区新型战略性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活动。完善和优化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支持教学科研人员通过兼职等方式,深入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积极参加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切实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重视专利申报,通过合作申请专利,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突出科研促进教学。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构建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运行机制。引导教师围绕实施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风学风等问题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教育教学。重视学生科研,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完善学生科研立项资助管理办法和结项考核、奖励制度;支持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建立并完善教师指导学生科研考核、评价、奖励办法。

加强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科研工作评价制度,出台科研管理工作评估办法,定期对各系、各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评估。制定落实教师岗位科研工作职责,建立科研工作量考核制度,形成更具激励效果的科研政策导向体系和管理办法。完善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考核管理等信息化建设,推进科研资源共享。加强科研工作的日常管理、动态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

  (五)开放合作拓展工程

  积极推进合作共赢。加强在课题研究、项目开发、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增强融入、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能力,提高学院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契合度。积极推进与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和合工大等高校的交流合作,努力实现在教学改革和建设、人才联合培养、课题联合申报、干部挂职、教师交流、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

  拓宽国际合作领域。主动寻求与国外境外大学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派教师、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途径,扩大教师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探索国际交换生、海外实习等交流项目,拓展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深度和层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双方互利的合作项目,提高开放合作的办学能力。

  稳步发展继续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拓展办学空间,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成人本科教育,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办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系统办学优势,扩大规模,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提高质量,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基本构建起面向社会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按照建设马克思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和要求,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形式、内容和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注重学生党支部建设。完善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和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双培”工作,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注重质量、增强实效。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奋进的校级领导班子。加强教学系班子建设,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规则。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实践锻炼和轮岗交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和规范党委向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作用发挥的途径和形式。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认真做好党务公开。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

  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关键部门的监察、审计工作,完善和坚持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等各项制度。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二)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

  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程序,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制定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办学特色的《蚌埠学院章程》,以此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完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高度重视教代会、工代会和师生员工、各民主党派和离退休人员在建设发展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推行校务公开,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改革创新内部管理体制。科学界定校系管理职能,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在逐步扩大教学系自主权的基础上,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等方面建立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加强考核,增强其办学活力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机关工作规范,明晰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制定层次清晰的管理工作目标,建立定量测评与定性测评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监督体系,全面提升机关的管理效能、服务意识和执行能力。

  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以编制管理为要素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机制,以岗位聘用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上岗机制和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特征的人才流动机制。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岗位绩效工资的正常调整机制,使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

  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按照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原则,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服务集团(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拓展后勤服务范围领域,构建后勤质量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继续积极争取财政补助和土地、金融等政策性资源。加强与商业银行联系,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债务结构调整,降低融资成本。制定有利于发挥二级单位经费筹措积极性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争取纵向、横向科研课题,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重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与校友等社会各界的联络沟通工作,争取企业、组织和个人设立奖学、助学、奖教等各类基金。

 科学配置和使用资源。按照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中心工作,科学调度资金,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办学条件改善和教职工福利提高。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建立财务绩效考评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资产资源共享、共用机制,逐步推行以绩效为依据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办学资源有偿使用改革试点。继续推进节能减排,降低单位能耗,创建节约型校园。

  加快校园基本建设。争取蚌埠市政府支持,完成校区南部160亩地征地工作。以科学布局、合理组团、适度超前、留有余地为设计原则,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高起点、高标准进行新校区二期总体设计,逐步建成综合教学楼、综合实验楼、金工实训基地、音乐馆、学生综合服务中心、6栋学生宿舍等。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布局合理的校系两级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大实验教学经费在教学经费中的比例,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立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完善校级重点实验室遴选、建设和评估制度。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和对外开放制度,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

推进图文信息建设。适应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求,完善架构,充实馆藏,建设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重、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互补、图书资源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均衡发展的馆藏体系。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完善校园网络服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自动化和标准化。

  (四)营造和谐校园,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培育优良校风。践行“笃学、重行、修德、立才”校训,加强校情校史挖掘和研究,培育共同的价值理念,凝练具有自身特色并能发挥引领、指导、规范和激励作用的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和学风。在教师中着力培育崇尚学术、勤学求实、敬业创新的治学氛围和合作、包容、交叉、渗透的团队精神;在管理服务队伍中着力培育崇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在学生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创业、创造、创新的成才精神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

  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的校园文化。立项建设一批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形成“一系一品”的格局。实施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工程,规范校标、校徽等形象标识使用标准。精心设计和建设以校园道路、湖泊、场馆建筑、雕塑等为主体的系列校园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爱校之情,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及竞技水平。

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机制,完善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完善校园安全技防系统,建立校园“110”,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五)细化目标任务,保证规划落实

  细化目标任务。根据学校部署和规划要求,配套制订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建设等专项规划,各系制订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各专项规划要围绕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强论证,细化目标任务,把握实施进度,研究制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切实使本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把规划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健全信息双向交流与反馈机制,实行规划实施情况信息公开制度,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各类学术组织、群团组织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建立规划监测、评估和调整机制,根据形势变化和要求,及时对规划目标和任务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蚌埠学院2011-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学校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齐心协力、艰苦创业,认真落实本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具有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公开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