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
 
蚌埠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修订)
发布时间: 2023-10-27     浏览次数: 10


1蚌埠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1.培养

目标

1.1人才

培养定位

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就业面向明确具体。

基本符合学校办学理念与定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定位基本准确,就业面向比较明确。

1.2社会需求

培养目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充分反映行业、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培养目标基本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能反映行业、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1.3专业特点

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对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适应的技术领域、适应的岗位做出准确的描述。

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对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适应的技术领域、适应的岗位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2.培养

规格

2.1总体要求

与培养目标高度吻合,定位准确、表述清晰,体现“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显现专业特点与毕业生特长。

与培养目标基本吻合,定位比较准确, “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 人才培养思路有所体现,能反映专业特点与毕业生特长。

2.2素质结构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的具体要求描述全面准确,切实可行。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的具体要求描述比较全面。

2.3能力  结构

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术资质的具体要求描述全面、准确,切实可行。

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术资质的具体要求描述比较全面

2.4知识结构

对学生知识结构要求描述全面准确,涵盖学生应获得的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专业知识等,并切实可行。

对学生知识结构要求描述比较全面,基本涵盖学生应获得的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专业知识等。

3.教学

体系

3.1专业

定位

专业所属的主干学科定位准确,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以及专业方向的表述准确。

专业所属主干学科定位基本准确,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以及专业方向的表述基本准确。

3.2总体

要求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开设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主要课程;课程体系设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课程与专业要求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明确的对应支撑关系。

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课程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

3.3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体系框架清晰,各类课程学时分配及比例合理,主要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合理;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符合相关文件精神和学院的教学实际。

理论教学体系框架比较清晰,各类课程学时分配及比例比较合理,主要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基本合理;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基本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3.教学

体系

3.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清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工科类、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不少于40%;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不少于35%;文学、教育、经济、管理、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不少于30%

有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占总学分(学时)比例: 工科类、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不少于35%;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不少于30%;文学、教育、经济、管理、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不少于25%

4.特色

创新

4.1特色  创新

具有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有一定份量的实训、实习与见习课程,开设典型用人单位实训课程、典型岗位流程课程,专业特点明显。

具有新理念,有实训、实习与见习课程,专业特点比较明显。

5.教学

安排

5.1教学安排

总学分、总课时符合规定,课程内在逻辑知识体系完整,先行、后续关系科学,课程体系、课程整合合理;课程名称、编码准确。

课程内在逻辑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先行、后续关系比较科学,课程体系、课程整合比较合理;课程名称、编码基本正确。

6.学制

学位

6.1学制学位

基本学制、毕业要求达到的学分、授予学位的学科与层次表述正确,学位授予条件和要求明确,符合相关规定。

基本学制、毕业要求达到的学分、授予学位的学科与层次表述基本正确,学位授予条件和要求比较明确,符合相关规定。

7.个性

培养

7.1个性培养

个性培养体现本专业特点,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计合适,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及社会责任教育学分等,学生个性得以发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切实可行。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计比较合适,设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及社会责任教育学分等,注学生个性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基本可行。

8.撰写

质量

8.1撰写规范

格式符合学校模板要求,书写格式规范,内容齐全,经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定。

格式符合学校模板要求,书写格式基本规范,内容比较齐全,经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定。

8.2撰写质量

结构严谨,表达准确,文字通顺,用语简练,图表规范

结构比较严谨,表达基本准确,文字比较通顺,用语比较简练,图表比较规范


注:1.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7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

2.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


2蚌埠学院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等级标准

A(优秀)

C(合格)

1.教学

队伍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教师风范、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能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

1.2教学队伍结

构及整

体素质

课程组教师的职称、学历、学缘及年龄结构

职称结构合理,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7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70%;毕业于不同院校教师≥60%;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呈合理的梯队。

职称结构较合理,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5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50%;毕业于不同院校教师≥40%;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科学合理,青年教师导师制执行情况良好,青年教师培养效果显著。

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具体措施。

科研能力与水平

近三年,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人数占该课程组教师总人数的比例≥60%;人均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课程组教师发表二类论文≥4篇。

近三年,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人数占该课程教师总人数的比例≥30%;人均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课程组教师发表三类及以上论文≥4篇。

1.3教学改革与

研究

教研活动

能经常性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活动≥6次,效果好;有教研活动计划、总结及具体的活动记录。

每学期组织教研活动≥3次,有活动记录。

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

近三年课程组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或校级重点教研立项数≥1项;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校级一等奖)、教学表彰数≥1项;或在三类及以上期刊上发表教研教改论文数≥1/5人。

近三年课程组获得校级及以上教研立项数≥1项;或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教学表彰数≥1项;或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数≥1/5人。

2.教学过程管理

2.1教学   文件

课程教学大纲

有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合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且及时修订和完善。

有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系、结构基本合理,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执行基本符合要求。

教案、教学日历及其它教学文件

教案、教学日历及其他教学文件和材料齐全;能按要求及时、规范书(填)写并上交、存档。

教案、教学日历书(填)写基本符合要求;其他各类教学文件基本齐备。

2.2教学  环节管理

听课制度与执行情况

有听课制度,经常开展听课活动,每学期组织教学观摩≥3次,并认真听取学生和相关课程教师意见。

有听课制度和听课活动,能听取学生和相关课程教师意见。

教学环节(备课、授课、实验、作业、出卷、阅卷等)管理

各教学环节(备课、授课、实验、作业、出卷、阅卷等)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认真,相关原始教学资料及时存档,保管良好。

各教学环节(备课、授课、实验、作业、出卷、阅卷等)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执行情况一般,有原始教学资料。

3.教学    内容

3.1课程

内容[1]

设计

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学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等;能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引入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先行与后续关系处理得当。

教学内容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引入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先行与后续关系处理较好。

实验课程内容设计

实验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关系处理得当;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数量较多,内容充实;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实验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关系处理基本得当;有一定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3.2教学   组织与

安排

理论教学组织与安排

课内课外相结合,积极鼓励并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教书育人效果明显;因材施教,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内容与进度和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一致。

较为注重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教学内容与进度和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基本一致。

实践教学[2]组织管理

实践教学活动能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安排具体、科学、合理;实验教学进度与教学日历相符。

实践教学活动能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教学进度与教学日历基本相符。

4.教学

条件

4.1教材及有关资料

教材建设与选用

主讲教师主编或参编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选用了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形成了教材、教辅材料、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

主讲教师参编相关教材或有自编的讲义;选用了省部级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实验教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配套参考资料与文献

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书目;配备了丰富的与课程教学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能及时更新和补充。

有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

4.2实践

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

有稳定的实验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和充足、先进的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完好率≥95%,实验教学环境和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具有开设高水平选做实验的先进仪器设备与技术,必做实验开出率达100%;部分实施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和时间。

有较稳定的实验场所和较充足的教学设施,设备完好率≥85%,实验教学环境和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具有开设选做实验的设备和技术,必做实验开出率≥90%

5.教学方法与手段

5.1教学      设计

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

灵活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及工程能力,着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能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5.教学

方法

与手段

5.2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根据课程特点,灵活、恰当地运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慕课、移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

较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够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尝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5.3教学    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取得实效;根据课程特点使用多媒体授课并有自行开发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展网络视频课程建设。

能根据课程特点合理选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完成教学任务,能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

6.教学

效果

6.1同行  评价

同行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达优、良水平的比例超过90%;后续课程教师反映良好,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较好的知识、能力、素质基础。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达优、良水平的比例超过60%;后续课程教师反映较好,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基本的知识、能力、素质基础。

6.2学生  评价

学生评价

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满意或较满意的比例超过80%,佐证材料全面详实、真实可靠。

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满意或较满意比例超过60%,佐证材料真实可靠。

6.3社会

评价

社会评价

就业(实习)单位反馈情况良好。

就业(实习)单位反馈情况较好。


备注:[1] 根据课程类型及有无实验教学内容,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

应部分进行评价。

[2] 实践教学含社会调查、实验、实习、见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等。


3蚌埠学院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评价项目

评 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1.组织

领导与工作程序

1.1组织          领导

教学单位有领导专门负责严格按学校的总体部署开展教学大纲制定(修订)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关于制定(修订)教学大纲的相关管理制度文件,进行广泛认真的讨论,人人了解教学大纲的修订原则、修订依据和修订目标。

教学单位能基本按学校的总体部署开展教学大纲制定(修订)工作;在小范围内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学校关于制定(修订)教学大纲的相关制度文件,仅一部分人了解教学大纲修订原则、修订依据和修订目标。


1.2工作      程序

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工作程序严谨、规范,各工作环节均有明确的责任人,能严格按工作程序开展大纲的制(修)订工作。能按时提交相关材料。

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工作程序基本规范,各工作环节均有明确的责任人,能基本按工作程序开展大纲的制(修)订工作。

2..编写

质量


2.1完整程度

各专业所有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均能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制定(修订)的教学大纲。

各专业能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制定(修订)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但少部分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没有教学大纲。


2.2规范程度

教学大纲的条目清楚、内容完备,基本信息准确;格式统一规范;能按学校要求统一装订成册。

教学大纲的条目较清楚、内容基本完备;基本信息较准确;格式基本规范;基本按要求装订成册。

3.大纲

内容


3.1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具体,并且符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和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比较具体,并且基本符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


3.2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符合专业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的考核要求层次准确。

教学要求基本符合本专业的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的考核要求层次基本明确和准确。


3.3重点难点

教学大纲各单元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清楚、定位准确。

教学大纲各单元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基本清楚、定位基本准确。


3.4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能反映本学科最新成果、本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注重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在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

教学内容能反映本学科新成果和本行业新技术;比较注重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


3.5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先进合理,如项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CDIO教学、PBL教学等,符合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

教学大纲建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基本合理,基本符合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特点与学校的实际情况。


3.6教材

与教参

教材选用符合学校相关文件的要求,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匹配;所列教参符合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

教材选用基本符合学校相关文件的要求,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匹配;所列教参基本符合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

4.执行

情况


4.1执行

情况

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无遗漏教学内容或超纲的现象,能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较好,基本无遗漏教学内容或超纲的现象。

注: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


4蚌埠学院备课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1.备内容

1.1钻研                   教学

大纲

掌握所授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钻研吃透教学大纲精神,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三基”内容与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深度、广度及重点、难点。

解所授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基本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三基”内容与要求;基本把握本课程的深度、广度及重点、难点

1.2钻研   教材

清楚本课程与有关“已学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适度拓展备课内容,反映新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思想和应用能力的潜在因素,并寓于教案讲稿之中。

了解本课程与有关“已学课程”的关系;基本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了解练习的安排与目的。

1.3准备  教学

资料

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并能结合教材的不足给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能够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广泛搜集工程案例和典型案例,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认真梳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准备好相应的教学素材纳入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的关键知识。

能够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能够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搜集典型案例和工程案例,准备用于教学。

2.备学生

2.1学生  知识

基础

了解所授对象的生源构成,清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已学课程情况,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

基本了解所授对象的文化基础和已学课程情况。

2.2学生  学习

能力

了解所授对象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习情况,掌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基本了解所授对象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习情况。

2.3学生                 学习

要求

针对本课程,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和对教学的意见等,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恰当地调整教学设计或修改教学方案。

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并在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设计中有所体现。

3.备方法

3.1讲授次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教案,对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巩固、小结等过程设计合理。

能够根据教学基本规律研究如何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巩固、小结等过程。

3.2讲授重点

备课中结合课程内容,注重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设计,可实施性强。

能从课程内容出发,备课中比较注重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比较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3.3教学方法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PBL等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淆、易出错或者易疏忽的问题;能够采用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工程化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能基本克服“满堂灌”的现象,采用某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3.4教学手段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自主开发的教育软件或自主设计的教学课件;积极尝试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慕课、混合式教学、移动教学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注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开展教学。

4.备结构

4.1教学步骤

结合讲授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对学生预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末小结等有精心的构思,做到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严谨有序。

有关学生预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末小结等过程基本完整。

4.2时间分配

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及重要性科学划分教学时数,同时结合讲授内容合理安排每次课的时间进程,信息量大、时间分配科学并留有余地。

各章节教学学时安排合理,每次课教学内容适当。

4.3教学组织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活动安排适当。能够采用教具演示、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有效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组织比较合理。

4.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图表得当,布局书写美观,重点内容突出。

有板书设计,布局比较合理,条理比较清楚,重点内容得到一定体现。

5.备教具

5.1教具器材

熟悉常用教具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案设计中明确上课演示要用到的教具和器材名称。

教案设计中列出了各章节教学中要用到的教具和器材。

5.2案例资料

针对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对典型案例资料进行梳理,并写入教案,做到安排紧凑,突出实效。

对典型工程案例资料进行了梳理,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5.3实验试做

对演示性实验课前应亲自试做,对试做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原因分析和处置方法,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对不太熟悉的演示性实验进行了试做。

6.备进度

6.1教学进度

认真编写教学日历,表中各项目完整,说明清楚、理论教学、辅助教学(实验、操作、讨论、习题)等环节安排科学;教学日历在开学前编制完成,经教研室主任和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审核后报送教务处备案。

教学日历中各项目完整、清楚,理论教学、辅助教学 (实验、操作、讨论、参观、习题课等)等环节安排比较恰当,能按时报送教学日历。

6.2教案(课件)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安排详细,重点突出,填写规范、内涵完整,整体和谐。教案(课件)按规定要求分章节编写,在开课前全部完成教案(课件)。

课堂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重点突出;各项目填写较规范;教案(课件)按规定要求分章节编写,在开课前基本完成教案(课件)。

注:1、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9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

2、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



5蚌埠学院教学日历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  级  

   准



A(优秀)

C(合格)

1.教学

日历内容

1.1完整性

教学日历内容完备。以授课一次的学时为单位填写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到节;实验课写明实验名称、实验学时,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具体写明实验内容;习题课,课堂讨论及其他教学环节注明课题和学时数;多名教师上同一班级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日历中标明各个教师讲授的具体教学内容等。

教学日历内容基本完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置表述较具体。


1.2科学性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置和教学进程安排科学、合理,与教学大纲相吻合,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日历中课程总学时数与各教学环节学时的累加值一致;法定节假日未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置和教学进程安排基本合理,与教学大纲相吻合,基本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日历中课程总学时数与各教学环节学时的累加值一致;法定节假日未安排教学内容。


1.3规范性

严格按照学院教学日历的填写要求和格式模版完成教学日历填写。

基本按照学院教学日历填写要求合格式模版完成教学日历填写。

2.教学日

历提交

与审核

2.1提交的及时性

教学日历在每学期开学前填写并提交完毕,报学院(部)审核备案。

教学日历在学期开学后填写并提交学院(部)审核备案。


2.2审核的严格性

教研室主任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校历等初步审核教学日历中讲课、实验、讨论、习题、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的设置和进度安排;教研室初审通过的教学日历报学院(部)主任审核批准。

教学日历编写完成后有学院(部)审核批准环节。

3.教学

日历执行

3.1教学

日历执

行情况

任课教师在执行教学日历时无随意变动情况,确因教学需要进行调整时,有学院(部)院长(主任)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的材料。

任课教师在执行教学日历时,无较大的随意变动情况,确因教学需要进行调整时,有学院(部)院长(主任)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的材料。

备注:根据专业及课程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可进行适当调整。


6蚌埠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  级  



A

C

  1. 教学

理念


1.1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在传授知识,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高的同时能够科学开展学术道德、个人品质教育,并能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或案例,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在传授知识,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高的同时注意到学术道德、个人品质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基本做到教书育人。


1.2学生中心

完全能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理念,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部分能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理念,基本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1.3终身学习

既重视知识学习,又注重学习方法和治学方法的传授,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基本能做到在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兼顾到学习方法和治学方法的传授,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1.4批判创新

既注重现有知识的讲授,又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

注重现有知识的讲授,部分能提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意识。

  1. 教学

内容

2.1内容准备

教学准备充分,目的明确,教学设计合理;有规范、完整、优质的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参考文献等)。

教学准备一般,目的较明确,教学设计基本合理;有规范、完整的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参考文献等)。


2.2内容表达

讲授科学严谨,条理清晰,生动流畅,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讲授较科学,条理一般,基本流畅,能部分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2.3内容内涵

传授的知识和理论正确,内容丰富且适度,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学术性。

传授的知识和理论基本正确,内容适度,部分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学术性。


2.4内容前沿

重视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能积极有效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实践。

注意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注意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和实践。

3.教学方法与手段

3.1多样性

.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能恰当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好,学生学习自主性强。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一般。


3.2丰富性

结合课程要求,科学合理使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能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等教学辅助工具,效果好。

结合课程要求,基本能合理使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能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等教学辅助工具,效果一般。


3.3规范性

脱稿讲授,语言规范,态度亲和自然,教学节奏张弛有度,善于调动和掌控课堂氛围。

基本能脱稿讲授,语言较规范,态度自然,调动和掌控课堂氛围能力一般。

4.考核及评价

4.1评价

多元化

.积极实施课程教学全过程评价考核,能采取有效办法积极实施“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方式多样化”等学生学业评价改革,评价科学合理,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

实施了课程教学过程评价考核,开展了“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方式多样化”等学生学业评价改革,评价基本科学合理。


4.2考核

全方位

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指导并给予科学的评价考核,效果明显。

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表现进行检查、指导并给予评价考核,效果一般。

5.教学

效果

5.1课堂质疑

.大部分学生能发表个人见解、提出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

少部分学生能发表个人见解、提出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


5.2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严肃活泼,大部分学生精力集中,参与意识强,主动回应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课堂氛围一般,少部分学生精力集中,参与意识强,主动回应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5.3同行及

学生评价

同行及学生评价优秀。

同行及学生评价合格。

6.教学

特色

6.1教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貌、鲜明的个性,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用大、效果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能呈现独特的风貌、鲜明的个性,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用一般、效果一般。

备注:1、本标准二级指标共17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

2、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

3、根据专业及课程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可进行适当调整




7蚌埠学院作业与练习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  级  



A(优秀)

C(合格)

1.态度

1.1教师

态度

态度端正,重视作业与练习教学环节;为学生推荐适量配套的参考书目等。

态度较端正,较重视作业与练习教学环节;能为学生推荐参考书目等。

2.作业

设计

2.1作业

类型

能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设计作业与练习的类型,作业练习形式多样,如有书面、口头、实际操作(制作)、阅读、调研和社会实践等等。

作业与练习类型、形式较多。


2.2作业

内容

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内容较全面;较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作业

布置

3.1作业

难度

难易适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相呼应。

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3.2作业

数量

能依据课程的性质,布置相应的作业与练习量;每次作业量适中,作业次数恰当,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单次作业量和作业次数基本适中。


3.3作业

要求

对学生作业与练习应达到的水准、格式规范和完成时间等有具体、明确的要求。

对学生作业与练习应达到的水准、格式规范和完成时间等有一定的要求。

4.作业

批改

4.1作业

批改

对所有学生的书面作业与练习均认真、及时、细致批改,并有必要的点评;对做错的习题要求及时订正,对不合格的作业,要求重做。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与练习选批选改,且批改较认真,注明成绩、批改日期等。


4.2批改

记录

书面作业有批改记录,成绩登记较详细,认真。

书面作业有有批改记录。

5.作业

讲评

5.1作业

讲评

作业讲评及时认真,既能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进行纠正,也能对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介绍。

基本能做到适时对学生作业与练习进行总结和讲评。作业与练习讲评较认真。

备注:根据专业及课程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可进行适当调整。

8蚌埠学院辅导与答疑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  级  



A(优秀)

C(合格)

1.态度

1.1教师的认识与态度

对辅导和答疑环节认识充分,态度端正,辅导和答疑认真负责。

能正确对待辅导和答疑,辅导和答疑较认真负责。

2.计划

安排

2.1内容

准备

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辅导对象和辅导的重点内容;对教学内容注意查漏补缺,注重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

对辅导对象和辅导的重点内容基本清楚。


2.2答疑

安排

能事先安排好辅导时间和地点,安排合理,计划性强。

基本能事先安排好辅导时间和地点。

3.组织

实施

3.1答疑

方式

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答疑相结合,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点拨,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倡导网上答疑,师生互动效果明显。

能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辅导和答疑,能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引导和点拨。


3.2答疑

时间

答疑时间能充分满足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平时能及时答复学生的网上提问。

答疑时间能基本满足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平时能较及时地答复学生的网上提问。

4.总结

记录

4.1总结

记录

能认真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能认真做好辅导答疑工作过程记录等。

能进行教学总结,提出改进的意见;辅导答疑有记录。

备注:根据专业及课程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可进行适当调整。





9蚌埠学院试卷命题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

C

1.命题

依据

1.1符合

大纲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既反映重点,又顾及全面。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基本能反映重点,顾及全面。

1.2覆盖面

试卷内容覆盖率达到教学大纲全部内容的90%以上。

试卷内容覆盖率达到教学大纲全部内容的85%以上。

1.3难易

分布

试题难易分布科学合理。

试题难易分布基本合理。

1.4分数

分布

考核内容的分数占比及分布与其课程教学学时的占比及分布相互匹配。

考核内容的分数占比与分布与其课程教学学时的占比与分布基本匹配。

1.5检查   重点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引导作用,体现思想方法、实践应用等内容的主观性试题达到40%及以上。

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掌握情况的考查;对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观性试题达到30%

2.命题

科学

2.1试题   正确

命题内容正确,语言简洁精练。没有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 不生歧义,无偏题、怪题,试题题意完整、明确,客观题答案唯一。

命题内容基本正确。没有明显的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 不生歧义,基本无偏题、怪题,试题题意基本完整、明确,客观题答案唯一。

2.2试题   比较

同一份试卷试题不重;与近三年的试题重复率不超过10%

同一份试卷试题不重;与近三年的试题重复率不超过15%

2.3赋分   合理

分数设置正确,得分、作答时间与难度高度对应。

分数设置正确,得分、作答时间与难度基本对应。

2.4科学   排列

依次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中小题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选择题正确选项的代码要随机排列,并且每个代码作为正确选项出现的频率相近。

基本上依次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中小题基本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选择题正确选项的代码基本随机排列,每个代码作为正确选项出现的频率基本相近。

2.5试卷   分量

试卷试题分量合理,严格按120分钟确定试卷试题份量。

试卷试题分量基本合理,基本上按120分钟确定试卷试题份量。

3.命题

题型

3.1命题   多样

试卷题型在4种及以上。

试卷有多种题型。

4.答案与评分标准

4.1答案

答案正确;综合题、主观题解答过程完整、得分要点明确。

答案基本正确;综合题、主观题解答过程基本完整、得分要点较明确。

4.2评分   标准

过程评分标准明确、科学合理。

过程评分标准基本明确、合理。

5.规范

与语言

5.1符合  规范

格式、字体、版面符合学校的试卷模板要求。文体、数字、附图规范。

格式、字体、版面基本符合学校试卷模板要求。文体、数字、附图比较规范。

5.2文字   语言

试题、答案和评分标准语言简洁精练,易于理解,没有错、漏、重字。

试题、答案和评分标准语言通顺,基本没有错、漏、重字。

6. AB

试卷

6.1等价性

AB试卷难度、覆盖率、份量相当,客观题重复不超过5%,主观题不重。

AB试卷难度、覆盖率、份量基本相当,客观题重复不超过10%,主观题不重。

7.命题

审核

7.1审核   程序

教研室负责人审核意见,学院(部)分管教学领导审定意见、签字与公章齐全。审核日期齐全、正确。

有教研室负责人审核意见和学院(部)分管教学领导审定意见。审核日期基本齐全、正确。

注: 1、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7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

2、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


10蚌埠学院试卷评阅质量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

C

1阅卷

准备

1.1阅卷  培训

教学单位认真组织阅卷教师学习学校试卷评阅制度文件,强调阅卷纪律,把握评阅尺度,统一认识,突出阅卷重点注意事项;落实阅卷教师、场地,明确阅卷时间节点。

教学单位组织阅卷教师学习了学院试卷评阅相关规定;落实阅卷教师、场地,明确阅卷时间节点等。

1.2熟悉内容、答案、评分标准

阅卷教师认真试做试阅试卷,熟悉试卷内容和答案,仔细钻研评分标准。

阅卷教师试做试阅试卷,能了解试卷内容、答案,和评分标准。

2阅卷

实施

2.1格式   规范

一律用红笔进行阅卷,对错符号标识清楚;记分规范,统一使用记正分方式,严格在指定位置记分;试卷评阅人签字完整、清晰。

用红笔阅卷,有对错符号标识;统一使用记正分方式记分;有试卷评阅人签字。

2.2判分   统计

执行统一评分标准,严格按照参考答案科学合理赋分,给分有据,扣分合理;无漏判错判现象,无记分、统分错误;分数更改符合规范。

执行统一评分标准,按照参考答案赋分,基本做到给分有据,扣分合理;基本无漏判错判现象,无记分、统分错误;分数更改基本符合规范。

2.3分数  复核

认真对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复核分数,并按规定签名。

对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复核分数,有签名。

2.4阅卷   形式

多个教师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试卷,严格采用集体阅卷、流水作业的形式;一门课程仅一个老师讲授的倡导推行出卷与评阅分离。

多个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试卷,采用集体阅卷、流水作业的形式。

3.试卷

分析

3.1分析

技术手段方法

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试卷评析系统,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科学、合理。

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试卷评析系统,有定性与定量分析。

3.2试题

分析

试题符合学校命题要求。能突出对试题内容、难易度、知识点覆盖率,分值百分比、试题类型、能力考察和与学校办学定位紧密结合的分析等。

试题基本符合学校命题要求。能对试题内容、难易度、知识点覆盖率,分值百分比、试题类型、能力考察等进行分析。

3.3成绩  分析

使用试卷评析系统准确统计及格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人数等;规范生成学生成绩分布直方图,学生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成绩准确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能使用试卷评析系统统计及格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人数等;生成的学生成绩分布直方图基本规范,成绩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成绩基本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3.4教与学分析

根据答题整体情况和各题失分率,准确分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把握程度;正确分析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及掌握情况;找准 “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能根据答题整体情况和各题失分率,分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及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把握程度等;分析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及掌握情况;提出“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3.5总结、改进措施和建议

总结全面客观,针对分析中找出的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的改进措施切实可行,意见建议具体合理。

总结较全面客观,针对分析中找出的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的改进措施基本切实可行,意见建议较具体合理。


11蚌埠学院实验教学质量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A

C

教学文件及实验准备情  况

实验教学大纲及方案

实验教学大纲科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学思想先进,科学可行;教学方案设计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注意更新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案设计基本合理,能体现教学改革

实验指导书及辅导材料

选用推荐或自编有特色的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并及时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80%及以上;有配套、齐全的参考资料

有实验指导书,内容先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占50%及以上;有相应参考材料。

备课与实验

准备

实验教案齐全完备,清晰详实,先进可行,重点难点突出;实验准备认真,熟悉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首次开课有试做记录。实验仪器设备状态完好,保证所需的套数,实验耗材齐备,实验场地整洁,有安全措施。

有基本实验教学文件,教学态度端正,准备工作认真,仪器设备完好,耗材齐全,基本上满足学生实验需要。

实验教学组织及实施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进度与课表相符。实验教学内容先进,目的明确,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实验讲解简明扼要,作风严谨,有前次实验报告讲评和当堂实验教学小结。

实验教学进度与教学运行表基本相符。注意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充实,实验讲解简明扼要,实验操作熟练。

教  学

方  法

教学方法灵活得当,实验设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思考、创新的启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实验结果正确。能补充本学科实验研究的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果。

教学方法得当,能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实验

实验教学过程

课堂纪律良好,示范操作熟练、规范;严格要求、指导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精心使用器材,设备维护好;

课堂纪律好,指导比较规范,设备维护较好。

教学效果与教书育人

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基本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报告

内容

实验指导记录详实,实验报告格式、内容均符合要求,实验报告质量高;报告中含有一定量的分析、讨论和实验体验的内容。

有实验指导记录,实验报告格式、内容均符合要求。

批改

认真批改每一份实验报告,关注报告中反映出的实验教学信息,并在批语中帮助学生分析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改进学习,养成严谨治学的作风。鼓励学生报告中的创新思维。

学生实验报告基本规范,教师全部批改,能从实验报告中发现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考核

方式

要求

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单独考核;附属理论课的实验课,依相关规定按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有规范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有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基本正常。






12蚌埠学院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1.教学

文件

1.1管理文件

依据学校实习工作管理相关制度文件,制定了本单位实习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等配套管理制度,内容具体全面,要求严格,责任明确,执行情况良好。

制定了本单位实习工作管理细则、规定等配套管理制度,内容较全面,执行情况较好。

1.2实习大纲

实习目的、实习要求明确、具体;实习内容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实习大纲编写规范。

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基本明确,实习内容基本完整;实习大纲编写较规范。

1.3实习指导书

严格按照实习教学大纲编写实习指导书;实习内容具体并紧密结合实习现场实际,符合实习教学要求;指导书购置(印制)、发放及时。

能按照实习教学大纲编写实习指导书;实习内容基本完整,能结合实习现场实际,基本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1.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内容具体完整、细致合理,有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实施计划基本合理,有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措施的内容。

2. 指导

教师

2.1资格条件

实习指导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有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实习指导经验较丰富、业务素质较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

2.2教学态度

指导教师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教风严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实习结束后能认真总结实习工作经验,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指导教师态度较认真,有责任心,能以身作则;实习结束后能按要求总结实习工作。

2.3指导方法

认真、及时检查学生实习情况,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

能检查学生实习情况,指导工作符合学校教学基本要求,方法合理可行。

2.4指导结果

所指导的实习生能圆满完成实习工作,其实习工作受到实习单位好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收获较大的比例高于80%

所指导的实习生能基本完成实习工作,学生认为毕业实习收获较大的比例高于50%

3.实习

条件

及管理

3.1实习场所

实习单位专业对口、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符合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

实习单位基本专业对口、设施较完备、技术较先进、管理较规范、基本符合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

3.3组织领导

学院(部)领导熟悉实习大纲,了解实习内容、计划与进度,指导并参加实习检查工作;动员到位,规章制度、实习计划与要求传达明确。

学院(部)领导参加专业实习的部署、组织准备和检查等工作;组织学习过规章制度,实习计划与要求传达明确。

3.4实习纪律

有明确的纪律要求,执行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无学生违纪和事故发生。

有纪律要求,能遵守安全、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无学生违纪和事故发生。

3.5时间利用

实习时间利用率(时间利用率=在岗学时数/计划实习学时数)为90%及以上。

实习时间利用率为70%及以上。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4.实习

效果

4.1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完全符合实习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密切。

实习内容基本符合实习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

4.2实习日志

学生的专业实习日志记录详细,内容完整准确;指导教师批阅认真。

大部分学生能记录专业实习日志,内容基本完整,指导教师能进行批阅。

4.3实习报告

专业实习报告内容详细、完整正确;书写工整规范。

专业实习报告内容较完整;书写较规范。

5. 成绩

评定

5.1评定方案

有完善的成绩评定方案和严格的评定程序,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能综合反映实习教学的完成质量。

有成绩评定方案和评定程序,能基本反映出实习教学的完成质量。

5.2评定过程

成绩评定公平、公开、透明,充分结合个人、实习小组、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意见,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项目填写、签字齐全。

成绩评定较公开、公正,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6. 实习

总结

6.1总结评价

学院(部)能够认真总结实习工作,进行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

学院(部)能够总结实习工作,有实习效果分析和改进意见,能向学校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

6.2材料存档

材料归档及时、完整、规范,有专人负责。

材料归档比较及时、完整、规范,有专人负责。

注:1、本方案二级指标共31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

2、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





13蚌埠学院课程设计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1.教学

准备

1.1教学文件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指导书、任务书齐全、规范、质量较高。

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指导书、任务书。

1.2教学条件

课程设计的场所、设备、参考资料等条件能够充分满足课程设计教学需要。

课程设计的场所、设备、参考资料等条件能够基本满足课程设计教学需要。

2. 教学

实施

过程

2.1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明确,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

课程设计目的、任务基本明确,对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有要求。

2.2课题选择

课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深度、广度与难度适当,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社会工作等实际。

课题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深度、广度与难度基本适当,能够结合生产、管理、科研、社会工作等实际。

2.3指导工作

能达到学校要求的在岗指导、答疑的时间,能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启发引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指导记录。

能达到学校要求的在岗指导、答疑的时间,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4成绩考核

有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客观、公正。

有评分标准,成绩评定基本正常。

3. 教学

效果

3.1设计成果

90%以上学生的设计图纸符合各类规范要求,无明显错误,图面质量高;设计程序经过调试运行可实现预期目标;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思路清晰、文字通顺、符合撰写规范、,论述和计算正确,数据确切可信,设计内容有一定创新、完成质量较高。

70%以上学生的设计图纸符合各类规范要求,无原则性错误;设计程序经过调试运行能基本实现预期目标;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思路比较清晰、文字比较通顺、基本符合撰写规范,论述和计算基本正确、无原则性错误,设计内容和完成质量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3.2总体效果

设计内容充实,训练量大,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有明显效果。

设计内容较充实,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效果。


注:1、本方案二级指标共8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

2、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


14蚌埠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1. 教学

准备

1.1教学文件

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规章管理制度,并能严格执行。

有基本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1.2组织领导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组织健全,成员组成合理,责任明确,工作到位。

有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组织,成员组成基本合理,责任基本明确,工作基本到位。

1.3教学条件

实验设备、仪器、材料、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管理规范,故障率低;专业文献资料能满足教学要求。

实验设备、仪器、材料、场地准备齐全;专业文献资料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1.4师资情况

100%的指导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90%以上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符合学校有关文件规定。

90%的指导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有20%30%的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有关文件规定。

2.选题                        情况

2.1目标要求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90%以上课题能够满足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要求;选题更改率≤10%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80%以上课题能够满足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要求;选题更改率≤20%

2.2结合实际

选题能密切联系科学研究、工程和生产实际,注重解决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选题与科学研究、工程和生产实际等社会需求有关。

2.3课题难度

选题难度适中,充分体现对“三基”和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90%以上课题工作量合理,经过学生努力能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选题难度较适中,70%以上课题工作量合理,经过学生努力能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4

生比

征集选题数量的题生比达1.1:1;实际选题的题生比=1:1。多名学生共选一题的每人应有独立的内容。

征集选题数量的题生比达1.05:1;实际选题的题生比=1:1。多名学生共选一题的每人应有独立的内容。

2.5选题更新率

每年课题或内容的重复率≤5%,并且没有五年以上的陈题。

每年课题或内容的重复率≤10%,并且没有五年以上的陈题。

3.指导

过程


3.1领导重视

学院领导熟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亲自部署开展相关工作,组织各环节检查,并主持毕业答辩等。

学院领导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部署、准备、检查和答辩等工作。

3.2开题工作

查阅资料认真、全面,拟采用的步骤明确、可行,方法先进并紧扣研究目标;开题报告撰写规范,指导教师审查严格;开题答辩组织规范有序。

查阅资料较认真、全面,拟采用的步骤基本明确、可行;开题报告撰写较规范,指导教师审查较严格;开题答辩组织基本规范有序。

3.3教学态度

教研室高度重视,能经常通过教研活动组织指导教师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协调教师完成指导工作;指导教师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人师表,对学生要求严格。

教研室能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通过教研活动组织指导教师讨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责任心较强,能以身作则,对学生要求较严格。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3.指导

过程

3.4教师指导

对学生有明确的进度要求与落实措施;全过程认真指导、解答及时并有详细的记录;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有进度要求,并检查落实;指导工作符合学校教学基本要求,方法合理可行,有一定的指导时间。

3.5学习风气

尊敬老师,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指导;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遵守纪律并严格执行安全、保密、操作规定;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不弄虚作假,能遵守安全、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无事故发生。

4.综合

训练

4.1基本

训练

教师因材施教,能针对专业特点并结合课题安排,进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的训练内容。

教师能安排“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训练内容,学生能结合课题基本上达到“三基”训练目的。

4.2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设计(论文)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或一定的理论价值。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提高。

4.3写作训练

设计说明书(论文)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文字表达能力强、撰写规范,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设计说明书(论文)思路清晰、文字表达符合要求,论文撰写规范。

4.4外语训练

学生能正确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按规定完成外文摘要。

学生能够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按规定完成外文摘要。

4.5计算机训练

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绘图和数据分析,文稿用计算机打印。

文稿用计算机打印。

5.论文

质量

5.1基本要求

字数符合相关规定;概念清楚、条理分明,数据完整、计算正确;图表齐全、文章结构严谨;装订符合要求

字数符合相关规定;格式、装订等基本符合要求

5.2质量及创新性

论点正确,深刻,有新意;论证严密,论据真实、典型、充分,有针对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语言准确、流畅;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方面运用的方法和手段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语言通顺、文风正派,能够尊重实验结果和客观事实。

5.3结构及规范性

写作格式完全符合毕业论文标准;结构完整、首尾呼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材料取舍详略得当;论文文字、公式、表格、图形表述合理。

写作格式基本符合毕业论文标准,观点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详略得当;论文文字、公式、表格、图形表述基本合理。

5.4应用价值

论文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对“产学研”项目和横向课题研究或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有所帮助。

论文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6.成绩

评定

6.1论文

评阅

教学单位有严格的评阅程序;论文评阅由两位同专业的非指导教师进行,评阅人能认真填写评阅表格,评语准确,评分客观公正。

教学单位有评阅规定;论文评阅的两位非指导教师中有一位是同专业教师,评阅人能够写出评语,评分较准确。

6.2答辩组织

答辩委员会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有权威性;答辩教师有60%为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答辩委员会结构比较合理;答辩教师有40%为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6.3答辩准备

答辩工作实施计划内容详细;事前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答辩动员,从心理上、技术上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各答辩室固定场所,布置得当。

制定有答辩工作实施计划;事先对学生进行答辩动员与辅导;各答辩室有固定场所。

6.4答辩实施

答辩程序科学合理并得到严执行;答辩教师能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深度、有效果;各答辩小组能认真、实事求是地填写各项记录。

答辩程序规范;答辩教师能履行职责,所提问题有针对性;有答辩记录。

6.5成绩评定

评分标准符合本专业特点,评分办法能够体现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意见;成绩评定客观,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有成绩评定标准,能够体现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意见;成绩评定比较客观,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7.总结

7.1工作总结

答辩后及时、认真地进行质量分析,有对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面工作总结。

有总结材枓。

7.2材料存档

毕业设计(论文)的档案材料齐全,整理规范,存档及时。

毕业设计(论文)档案材料齐全,并且全部存档。

注:1、本方案二级指标共31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

2、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















15蚌埠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质量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A

C

1.组织

领导

1.1

机构

健全

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对活动经费、参加人数、随队指导教师等重要事项做出明确决定,成立院级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对活动进程全程做出督查及指导。

 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讨论,对活动经费、参加人数、随队指导教师等重要事项做出决定,成立院级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对活动进程有督查。

1.2

制度

完善

能够按时报送社会实践工作信息,有计划、有总结,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

 能够报送社会实践工作信息,有计划、有总结,制定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及岗位责任。

1.3

经费

保障

建立活动专项经费。

 活动经费基本有保障。

2.组织

实施

2.1

宣传

发动

举行前期动员、进行培训、签署安全协议、制定安全预案、举办启动仪式等,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充分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

 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学生基本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

2.2

计划

清晰

实践活动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有特色,能及时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为达到预期目的设计整个实践活动的方案,方案详实,切实可行,有专门的随队教师,全程随队指导与管理。

 实践活动有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安排紧凑,有教师部分参与指导。

2.3

能力

培养

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实践活动,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热情。

 能调动社会资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

2.4

基地

建设

积极开辟实践基地,年度新建社会实践基地数量不少于2个。加强已有基地建设,做到有规划、有措施,与实践单位联院密切,得到实践单位大力支持。

积极开辟实践基地,年度有新建社会实践基地,加强已有基地建设,与实践单位有联院。

3.活动

效果

3.1

服务性

活动能较好服务于实践单位,实践单位反映良好,产生明显效用,过程充实。

 活动能服务于实践单位,具有成效。

3.2

特色性

活动具有专业性特色,立意和主题具有创新点,开展方式和过程体现出专业特色。

 活动具有特色,开展方式和过程能体现特色。

3.3

可持

续性

项目的后续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性。

 项目的后续发展能体现一定的可持续性。

3.4

社会

影响

所指导的实践分队能圆满完成实践工作,其工作受到实践单位好评,学生认为实践收获较大的比例高于80%

 所指导的实践分队能基本完成实践工作,学生认为实践收获较大的比例高于50%

3.5

学生

参与

参与率95%(参与率: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人数/院非毕业班学生总人数)。

 参与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