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款app适合你。”(There's app for that)这是苹果公司为其应用程序商店打出的宣传语。在线上商店里,输入各种需求的关键词,立刻就会有几十条、上百条结果蹦出来任你挑选,简直是方便极了。
在精神卫生方面,情况也不例外。据估计,现在有关健康医疗的app数量已经达到了16.5万个以上,在这其中,针对精神心理问题的应用就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甚至比心脏病、癌症领域更受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有29%的人都在人生中的某些阶段受到过精神心理问题的困扰,而其中很多人因为经济、偏见、资源缺乏等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app似乎理所当然地填补了空缺,让人们有机会把“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装进口袋。
但是且慢,我们真的能把精神健康问题放心地交给手机程序吗?解决这些问题,技术含量可一点都不比治愈躯体疾病少。事实上,专业人士们就正在为那些不可靠的精神健康app感到担忧。
前段时间,在《临床精神病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1]和《自然》网站上[2]都刊登了相关评论文章。文章指出,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精神健康app都没有经过实证研究的检验。也就是说,人们可能就像撞大运一样,把自己的困扰交到了“江湖郎中”手里。
可靠证据极度缺乏
在程序商店中能找到的精神健康应用成千上万,它们涉及的领域涵盖了所有常见问题: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然而,与手机软件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极度稀少的研究证据。这些app中只有极少数曾在研究论文中出现过,效果能真正获得研究数据支持的更是十分少见。
例如,在一份2013年的文献综述中[3],研究者收集了1500个与抑郁症相关的app,挨个检索与这些app有关的文献,结果只找到了32篇论文,而且这些文献有的还只是提到了app的名字,并不是针对它们本身的实证研究。在另外一项评估中,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者们对各个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搜索,结果只找到了8篇涉及心理健康应用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其中研究的app只有5种[4]。
这些缺乏研究的应用背后隐藏着很多未知的风险:它们可能对改善心理健康毫无帮助,可能会延误重症患者的治疗,同时,它们甚至还会传递严重错误的信息。在另外一项系统评价中[5],澳大利亚的研究者找来了82款号称能帮助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app。结果,他们在其中发现了一些错得离谱、让人哭笑不得的信息,例如有app声称这种疾患“可能会传染”,还有的建议患者在躁狂期时靠喝烈酒来促进睡眠。
刚刚起步的研究
不可否认,确实也有少数精神健康应用展开了科学研究,不过在这个领域,研究还远远赶不上市场的脚步。
在为数不多已经进行的精神健康类app研究中,不少都是有关可行性的试点研究,它们并不能提供多少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息。一些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也还很小,并且需要进一步重复试验来验证。此外,利益冲突问题也值得关注:这样的研究大多来自app的开发者,而非独立研究者。
政府和专业机构对这些app也还缺乏可靠的评估和管理。2013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建立了一个“可以放心信任的”app图书馆,其中收集了14个他们认为“高质量”的抑郁症和焦虑症app。但这份推荐的可靠性同样值得怀疑:两位研究者去年对这14个app进行了一番考察,结果发现其中有实验证据支持的也只有4个而已。而另一项研究还发现,这些NHS列出的app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考虑到心理咨询中十分严谨的保密要求,这可算是相当严重的失误。
该怎么办?
面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心理健康app,我们该怎么办? 对个人而言,不要轻易依靠它们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同样,那些流传在网络上的“心理测试”、“抑郁自评”也值得警惕。要知道,即使是正规的心理测量量表,其结果的解读也需要专业基础,仅靠网上的几道选择题就给自己贴标签、下诊断是非常不靠谱的。手机可以帮助记录症状与用药时间,但最重要的依然是直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而专业人士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评论文章中[2],几位精神病学家指出,与全盘拒绝相比,接受现实并对手机应用进行评估验证是更现实的选择。作者们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app制定了可操作(actionable)、信息安全(secure)、专业(professional)、有实证研究(evidence-based)、可自定义(customizable)和信息透明(transparent)六方面的要求,而要想真正完成这些应用的评估与规范,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编辑:窗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