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水利精神,传承淮河文化,7月5日,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生态助发展,水利惠民生”调研实践团前往蚌埠闸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蚌埠闸负责人现场讲解与实地察看等形式,了解自蚌埠闸建成以来闸体的扩建与改善,蚌埠闸的发展历史、运行机制、特色专利以及淮河周边生态环境改善等。
图为“生态助发展,水利惠民生”调研实践团在蚌埠闸水电站现场合照
观闸体,察水电,水利惠民助力发展
蚌埠闸位于淮河中游,是淮河上历史最为悠久、流量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蓄水、航运发电、生态调污等功能。实践团成员在中控室观看了蚌埠闸建设宣传片,参观了28孔节制闸、水电站中控室等相关闸体建设。通过现场讲解与实地察看,实践团成员了解了节制闸的历史和作用,闸门的控制和管理,节制闸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情况以及蚌埠闸在治理淮河水域的过程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蚌埠闸相关建设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解28孔节制闸
建鱼道,修公园,水利与生态共发展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在建的鱼道工程。为切实保护水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在引江济淮工程的“江淮沟通”段上,建设淮河干流临淮岗鱼道工程和蚌埠闸鱼道工程。蚌埠闸鱼道工程总长达到了642米,采用箱涵结合U型槽的结构形式,在过鱼通道和人行通道之间,安装亚克力玻璃观察窗,以便观察鱼道内过鱼情况,开展鱼道生态观光旅游。随后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淮河北岸被誉为“天然氧吧”的黑牛嘴水生态园,向负责人了解水生态园相关工程建设情况以及预期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建设中的黑牛嘴水生态园
进乡村,力宣传,扎实推进生态文明
最后实践团成员们还选取了蚌埠闸两侧具有代表性的村庄石巷村和淮丰村,通过发放生态文明宣传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周围居民对蚌埠闸和在建水生态园的看法与建议,以增强当地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的了解、认同与支持,推动人工建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蚌埠闸附近居民
通过本次蚌埠闸的实践参观,实践团成员对水利枢纽工程以及闸体建设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淮河文化建设发展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会结合专业优势,发扬水利精神,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发展。(撰稿:白雨彤、邱雪玲、陈子昂;编辑:徐丹丹;审核:张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