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 2025年度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03来源:科研处(服务地方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阅读次数:10 字体: 【

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2023年由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心由蚌埠学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合肥创新技术工程院、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建,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攻克地方传感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智能传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养产业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现面向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布《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2025年度基金课题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资助优秀研究人员开展高水平的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基金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研究人员,尤其是青年人才,与工程中心建立紧密联系开展与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工作,以促成与中心研究团队在未来研究中的紧密合作。

一、申请人资格

1. 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人为国内外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职称及以上研究人员

2. 申请人与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的固定研究人员联合提出项目申请,具有明显创新性的项目优先资助。

3. 申请人及参与人员申报、参与限1项。

4. 开放基金不与其他类型获得资助的项目重复资助,一经发现撤销立项,并追回已拨款项。

二、基金课题资助方向

1. 新型光电传感方向

面向激光气体传感器、结构健康安全、光电感知、环境或工业气体监测等,主要开展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光声光谱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应用为主的相关研究,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及多光谱融合测量,需求场景目标明确,解决实际核心技术问题,服务产学研用融合推进。

2. 机器视觉与控制方向

面向视觉检测理论及技术研究、农牧产品分拣、工业品外观缺陷检测、环境感知技术等领域,主要开展粮食果蔬分拣算法、工业产品瑕疵检测算法、机器人目标检测与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着重提高视觉分拣精度、瑕疵检测效率和长期工作稳定性等要素,为研发先进机器视觉检测和分拣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3. 传感器智能化与系统集成方向

面向多轴力传感器、复合力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和智能变送器等领域,主要开展多轴力传感器结构和材料、复合力传感器解耦、高精度信号处理和远距离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着重提高多轴力、复合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降低维间耦合、信号抗干扰以及远距离传输等关键要素,为研发高精度智能传感器和检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三、基金课题申请和管理

1. 申请人根据工程中心课题资助方向,填写《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2025年度基金课题申请书》(见附件),经所在单位同意并所有参与人签字盖章后,向本中心提出申请。

2. 中心将对基金课题申请书进行初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申请将不予资助:(1)申请手续不完备或填写不符合规定;(2)申请者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或基本研究条件薄弱;(3)研究内容不符合资助范围或与同类研究重复;(4)缺乏明显的立项依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表述不清晰,无法进行初审;(5)申请经费过高,超出中心开放基金的支持能力;(6)申请者未遵守已资助课题的管理规定,或未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没有取得任何研究成果。

3. 通过初审的课题将由工程中心组织专家对申请的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经审议批准后立项。

4. 基金课题研究周期为1-2研究期满,须在项目结题日期前1个月内报送《基金课题结题报告》、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及有关的软硬件证明材料。结题项目将视情况进行结题汇报。

5. 基金课题支持总数为4~6项,每个课题经费为2~3万元立项后一次性拨付。基金课题资助经费开支包括实验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等,但不可支出设备费。

6. 考核要求:

1在本领域高水平刊物上合作发表SCI/EIJA检索)论文1篇,或合作授权发明专利1项。

2)基金课题取得的论文、专利等成果为蚌埠学院、研究者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共享,且将蚌埠学院作为第一署名单位。

3)基金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基金课题(课题号)资助 

4项目执行期,需至少开展1次合作交流。

四、申报受理时间与要求

1. 申请人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2025年度基金课题申请书》(见附件)。

2. 申请者应于本指南发布之日起至2025430日,将申请书的纸质版(一式三份)寄送至本工程中心,同时发送电子版到工程中心邮箱,逾期不予受理。(word版和pdf版各一份,统一命名: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基金--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名称,pdf版签字盖章页需替换为签字盖章的扫描件)

3. 根据择优资助的原则,经专家评审后,在单位网站公布立项结果。

五、工程中心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司老师  电话:17853252636  

工程中心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路1866号,蚌埠学院理工南楼307邮编:230030

工程中心邮箱:ahipc@bbc.edu.cn    


附件:安徽省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筹)2025年度基金课题申请书.docx


学校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866号
书记信箱:shuji@bbc.edu.cn     院长信箱:yuanzhang@bbc.edu.cn
联系电话:0552-3177257(学校办公室)    0552-3177008(招生办公室)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安徽・蚌埠 皖ICP备15002005号-4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