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站内搜索:
蚌埠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 2022-05-20  浏览次数: 407  录入: 管理员

蚌埠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架构全员体育的氛围,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是改革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

二是协同育人。积极构建全员体育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校院两级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的作用,不断拓展社会体育学习与实践的渠道,健全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

三是争创特色。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打造校院两级体育教育特色品牌项目,总结凝练学校体育教学特色,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

三、主要目标

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

四、主要举措

1.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将体育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时学分要求,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2.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建设。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精选教学项目,丰富教学素材。在开齐开足体育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增设特色体育选修课程,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在充分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基础上,选好建好体育教材。

3.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认真梳理武术、射艺、五禽戏、花鼓灯健身操、龙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4.强化体育教学与锻炼。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武术、手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专项运动技能。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每年定期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深入推进公共体育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组建体育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5.完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体育竞赛体系,建设学校代表队,参加区域乃至全国联赛。加强体教融合,主动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深度融合。加强学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的普及度与运动水平,形成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

6.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逐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学生课余活动、锻炼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7.配齐配强体育教育教师队伍。足额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积极探索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努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专兼职结合的体育教育教师队伍。

8.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建设,完善其配备、管理、使用等规章制度。定时维护体育场馆、设施,及时更新、添置易耗、易损体育器材,确保场地器材的使用安全。

9.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学校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主动联系对接社会体育场馆,与他们合作开设相关体育课程。积极与地方共建共享体育场馆。主动融入“长三角”地区学校体育联盟,联合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搭建联动培训平台,联合举办体育赛事等。

10.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改革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11.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指导参赛等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加大对体育教师表彰力度,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体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12.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把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总体谋划,研究落实措施。建立学校体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学校、各二级学院调整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积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

13.强化风险防控。完善学校体育活动安全制度,健全校内体育竞赛主办单位、竞赛参与单位、工会、学生处、基建处、后勤管理处等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学生综合保险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大型体育活动安全管理。